我是阳路,是遵义市传染病医院(遵义市第四人民医院)药学部的一名临床药师。自2016年踏上药学之路以来,9余载春秋,我以一颗救死扶伤的初心厚植药学事业,用执着与热爱书写着一名药师的平凡与坚守。
2016年的夏天,我从沈阳药科大学毕业,次年进入遵义市传染病医院药房工作。初入药房时,那些拉丁文药品名称一时间看得我眼花缭乱,而今这些复杂的化学结构式与药物相互作用已如老友般熟悉。从药学生到临床药师的蜕变,是一条布满荆棘却也缀满星光的道路,每一步都镌刻着对生命的敬畏,对专业的执着。
记得刚上班,第一次参与临床会诊时,主治医师随口问及某种抗生素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剂量调整,我竟支支吾吾答不上来,脸颊烧得通红。这一刻成为我工作历程中最难以忘记的一瞬,原来教科书上的铅字与临床实践之间,横亘着一条深邃的鸿沟,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药师,还有很远的路要走。
2020年,踏入遵义医科大学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时,我已不再是那个战战兢兢的“新手”,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,在这里,我完成了从“配药员”到临床药师的真正转变。有一次,一位老年患者因多重用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,血压波动剧烈,我仔细梳理了他的用药清单,发现几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,经过与主治医生的沟通,我们及时调整了方案,患者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。
从机械地核对处方到理解每一条医嘱背后的临床思维,从照本宣科地提供药品信息到参与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,那些挑灯夜读的晚上,咖啡的苦涩与弄懂一个药理机制的甘甜交织在一起,让我渐渐触摸到了这份职业的轮廓。在无数次病例讨论、用药咨询与不良反应处置中,那些半知半解的药理知识如同显影液中的相片,逐渐清晰起来。
如今,当我回首这些年的临床药师之路,最珍贵的收获不是娴熟的专业技能,而是对初心的重新发现。在这个被处方笺与药品说明书填满的世界里,我们其实是站在药学与临床交叉路口的守望者,每当阻止一例潜在用药错误,每当通过药物重整帮患者减少不良反应,每当为贫困患者找到性价比更高的替代药品,都能感受到这份职业独特的价值。
毕业至今,我的药学之路并不算长,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。未来,或许会有更复杂的药物问题等待解决,更前沿的医药知识需要学习,但我相信,只要怀揣着对患者的责任、对药学的热爱,路虽远,行则将至。